8月4日,我院消化科成功完成一例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快速控制了患者的出血症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雷爷爷今年73岁,因呕血伴头昏于2016年8月4日在家人的护送下快速到达我院消化科,石兵主治医师接诊了雷爷爷。家人告诉石医生,雷爷爷就吐了几口鲜血,除了感到头昏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不适。
“以前呕过没有?有没有乙肝呢?”石医生赶紧向雷爷爷问道。
“以前呕过血,但那是28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医生是告诉我有乙肝、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当时已行脾切除术,可是这么久了,也没啥症状,应该已经治愈了吧。”
“有关系,进食硬物可能划破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以后别再吃花生这类的硬质食物了。”石医生一边询问病史,一边快速给雷爷爷做了体格检查。
“老人以前患有慢性乙肝、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切除术后等病史,本次出血原因考虑肝硬化导致的食管静脉血管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性非常大。现在血压低,血容量严重不足,初步判断至少失血1000ml,头昏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导致的,需赶紧输血、止血,否则有生命危险。”石医生将家属引到一边,向他们解释了雷爷爷的病情。同时立即通知护理团队给雷爷爷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联系输血科输血,并用药物治疗方案止血处理。
但雷爷爷的病情实在太危重,止血药物用上后没多久就再次吐血,血压比来的时候低很多,出现休克症状,若不立即换用其他方案控制消化道出血,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病情凶险,情况紧急,石医生将消化科团队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讨老爷子的治疗方案。经过仔细权衡后决定为患者实施一种非常有效的微创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这种微创手术相当于在两条河中间挖出一条沟渠,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将原来经过出血点的血液引流向另外的通道,减小出血点压力,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
手术的难度及风险非常高,在跟家属详细沟通手术的风险利弊并取得同意后,开展手术。我院多科室密切协作下,在外院专家的协助下,1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出血情况得到控制,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病情趋于稳定。
家属十分感激消化科团队,说老爷子的命算是保住了。老爷子也打趣地说:“一把年纪了,没想到几粒花生差点要了我的老命。”
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小知识
肝硬化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作用导致的肝脏弥漫性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如乙肝),其次为长期饮酒所致的肝硬化。硬化的肝脏导致流入肝脏的门静脉血流进入肝脏受阻,血液淤积在门静脉及其属支,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与门静脉相连的食管及胃底的血管曲张,血管壁变薄,像气球一样非常容易破裂。此时,若进食花生等较硬的食物时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图1)。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出血症状,但若药物控制欠佳,则需要手术干预。TIPS即为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图1: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示意图(可见曲张的胃底-食道血管)
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在经颈静脉途径肝活检、胆管造影及门脉造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仅仅在颈部有一个针眼大小的伤口。其原理是经颈内静脉途径,在肝静脉/下腔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分流通道(图2),使一部分门脉血直接进入体循环,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和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促进腹水吸收的目的。适应症包括:1.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2.难治性腹水3.难治性肝性胸腔积液4.肝肾综合征(HRS)5.布加综合征(BCS)6.门静脉血栓(PVT)。
TIPS 应用于临床巳有 20 余年,在经历了一系列观念、技术、器材和联合药物治疗的探索后,目前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日渐成熟,患者在生存时间及质量方面明显获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该手术的普及可有效减少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和腹水复发等肝硬化并发症,改善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对肝移植的需求。
图2:TIPS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