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夜晚,人们早已酣然进入梦乡,深夜的导管室里、病房里,仍有这样一群身影在紧张的忙碌着。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1点,“手术已经做好了。”导管室的门“哗”的打开了,心血管中心的赵刚副主任脱掉沉重的铅衣,疲惫的瘫坐在椅子上。“请家属来看看手术结果吧”,他一边锤着站得发麻的双腿,一边对李芸护士说。满脸焦急的患者妻子来到了导管室内,赵刚副主任打起精神,详细讲解了手术的结果和术后注意事项,患者的妻子连声说“谢谢,太感谢了!”,赶紧给其他的家属报平安。手术室里胥雪莲博士和李芸护士还在忙着为患者包扎穿刺的创口:压迫穿刺点、拔出穿刺鞘管、再次加压包扎,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一直默不作声的患者叹了一口气,对胥雪莲博士和李芸护士说:“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救了我的命啊!”“您别这样说,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胥雪莲博士笑盈盈的答道。“就是,我们以后就是一起对抗冠心病的战友了。”李芸护士打趣到。大家都笑了。这样的场景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出现在导管室了,一句小小的玩笑,总能驱走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这次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2016年7月29日晚上11点,已经进入梦乡的赵刚副主任接到潘建鑫医生的紧急电话,有一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行急诊介入手术。询问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后,赵刚副主任没有任何犹豫,一边联系介入组胥雪莲博士和李芸护士做手术相关人员和器材的准备,一边迅速的换好衣服,向医院赶来。夜深了,路上已经很少看见行人和车辆,四周都静悄悄的。虽然一路畅通无阻,但每天都行驶的二十公里路程,此时对赵刚副主任来说却有些漫长,因为他知道,有一名紧急的患者在等待救治,有一个家庭在盼望亲人平安。
一路飞驰到了医院,赵刚副主任刚停好车,李护士就打来了电话:“手术准备就绪了。”“好,请胥博士穿刺桡动脉建立手术入路,先准备做冠脉造影明确血管情况,我马上就到。”赵刚副主任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导管室,换上洗手衣,又套上了厚重的铅衣。这件铅衣足足有15公斤重,介入组的医护人员经常开玩笑说这是赵副主任的“专用物品”,因为只有身材高大的赵副主任才能长时间承受得了它的重量。但是每次赵刚副主任扛着它做完手术,也是满头大汗。洗手、穿手术衣,赵刚副主任迅速进入手术区域,此时胥博士早已建立好了手术通路,造影用的导管也已经到位了。造影的结果很快出来,这位患者的冠状动脉情况很差,属于冠脉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并且其中的一支血管已经完全闭塞了,需要紧急开通闭塞血管。“为了节约时间,咱们兵分两路吧”,赵刚副主任皱了皱眉头对胥博士说:“你和患者沟通,我来和家属沟通,最好能把血管立即开通。这是为了救命的事,抓紧时间。”说完赵刚副主任脱掉手术衣走出导管室,李护士已经安排家属在等候了。一边给患者妻子看患者造影的图像,一边讲解造影的结果以及下一步的手术方案。患者的妻子焦急的说:“我们懂的有限,但是我们选择了大学城医院,我们就一定相信你们。”这时透过墙上的玻璃,胥博士在导管室里比出了“OK”的手势,这是表示患者同意进行下一步手术治疗的意思。
很快,赵刚副主任又换好手术衣站在了手术台前。换导管、导丝、送球囊,李护士把每种型号的材料都准确送到了手术台上。赵刚副主任和胥博士一起忙碌着,每个动作都要准确、轻柔,赵刚副主任常说这是“用巧劲儿”。这简单的四个字包含着十多年的磨砺,只有做介入的医生才知道其中的分量。柔软的导丝在他的手中像有了生命,在患者的血管中一直前进、前进…终于通过了闭塞病变。胥博士迅速送入扩张球囊,“2,4,6,8”胥博士一边旋着压力枪,一边报告着扩张压力。“啪”随着清脆的声响,扩张结束,再次造影结果显示,闭塞的血管再通了。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这时,李护士轻声问患者:“有什么不舒服吗?”患者虚弱的摇了摇头。手术完成了,大家揪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李护士和胥博士又在交流今晚是如何逃过宝宝对妈妈的“监视”,要怎样才能避免宝宝扯着衣角哭闹。她们的孩子今年都是两岁,两个年轻的妈妈总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赵刚副主任脱下铅衣,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简单的洗漱过后,已经快凌晨2点了。他来到值班室,抓紧休息,明天还有一整天的门诊。此时胥博士还在忙着整理手术相关资料,李护士也抓紧回到病房和病房的值班护士交代术后护理的重点注意事项。
在这个周末的深夜,当患者需要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的怨言,放下自己的生活和牵挂,穿上白大衣,他们是一群保卫生命的战士。不求得讴歌赞美,但求无悔于这份职业的神圣。生命无价,当患者把生命相托的时刻,没有理由不去这份扛起沉甸甸的责任感和重担。虽然不能经常陪在家人身边,但职责所在,也无怨言。守在战线上,夜无眠。